2017-04-06 00:00:00胡萍 采购管理
虽然这些错误的观点一直以来都被采购人员作为“议价”的动力,但是企业也常常因这些错误的观点而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定价原则,综合考虑表1-6各环节所涉及的因素,才是采购人员最明智的选择。
三、恰当的供货地点
确保供货地点恰当,即适地原则。在与距离较近的供应商合作中,企业往往容易取得主动权。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越近,协调沟通就越方便,所需的运输费用就越低,成本自然也就越低,同时也有利于紧急订购时的时间安排。因此,在选择试点供应商时,企业应考虑双方之间的距离是否适宜。
对一般的制造业而言,在选择供货地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供应商的位置、交通情况、人口密集程度等,具体见下表所示。
选择供货地点需考虑的环境因素
其中,与供应商之间的距离会对企业的采购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建厂之初就考虑到选择供应商的“群聚效应”,即在周边能否找到企业所需的大部分供应商,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合格的物料品质
保证物料品质合格,即适质原则。它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做一个精明的商人,同时也要适当地扮演品质管理人员的角色。在日常的采购作业中,采购人员要安排部分时间去推动供应商完善品质体系,不断改善和稳定物料品质。
为确保产品质量,采购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将产品的合格率作为考核产品的完成情况的指标之一。
2、做好产品入库前的抽检工作,对于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的物料,企业应坚决要求退货或换货,并酌情要求供应商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五、合适的采购数量
合适的采购数量,即适量原则。虽然采购量多可能使得采购价格更低廉,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购量越大,就会使采购成本越低,对企业越有益。
很多采购人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若物料采购量过小,则采购次数增多,采购成本提高;若物料采购量过大,又会造成存货储备成本过高,造成资金流动障碍。因此,采购人员应对储存成本、资金的周转率、物料需求计划等予以综合考虑,继而计算出最经济的采购量。
在实际采购工作中,采购人员会发现“5R”很难面面俱到,如果过分强调“5R”中的一方面时,就往往要牺牲其他方面作为补偿。例如,如果企业过分强调采购质量,那么供应商给出的价格可能就不是市场最低价。因此,采购人员必须能够纵观全局,准确评估企业对所购物料的各方面需要,以便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提出合理的要求,从而争取更多机会,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为合理的报价。
86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