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11-28 00:00:00少芬‍ 成考高起专

  (二)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几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48.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49.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

  50.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什么样的艺术描写?

  52.沙子龙为什么要在夜间关好了门,才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四)阅读《山居秋暝》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3.此诗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文意是什么?

  54.本诗属不属于山水诗?显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55.本诗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诗中有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七、作文(50分)

  5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B 6.C 7.B8.C

  9.C 10.D 11.C 12.C 13.C 14.A 15.D

  二、填空题

  16.仲尼 17.论语 18.惟有杜康 19.为何民不加多

  20.相对 21.文选 22.绍兴 23.沈从文

  24.激流三部曲 25.翻译

  三、词语解释题

  26.招徕 27.长大成人 28.推原,探究

  29.通“佞” 30.客观世界,大自然 31.梵语“劫波”之简称

  32.何时,古代疑问词 33.战火 34.侍奉 35.赠送

  四、翻译题

  36.别的种树匠人虽然暗中观察他、仿效地。

  37.把你种树之道,移到为官治民上。

  38.大约数十家。

  39.因此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

  40.而如今在哪里呢!

  五、简答题

  41.该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政而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赤鼻矶后而作,借以抒发郁闷,至于豁达境界。

  42.培根认为读书治学的目的,就在运用。为此,就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联系实际,要重视实践。

  43.司马迁通过对李广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一代名将的赞赏与倾慕,对其坎坷悲惨的遭遇,表示了真挚的惋惜与同情;对汉朝皇帝的任人唯亲,逼迫良将饮恨自杀,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44.置于书后之文谓之“跋”,也称后记。“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为张许作传的订正、补充。这种文体,议论与叙事并重,笔法灵活。

  45.这句话讲了学问与经验的关系,意思是说学问和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天性,而其本身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接受经验的考验。这种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六、分析题

  46.“一座大楼”象征壮丽而崇高的革命事业。“门槛”像征革命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位姑娘”象征一往无前、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47.《门槛》是散文诗。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分行排列,似散文;重在抒情,有意境,似诗歌。

  48.莺莺自己是不愿意张生进京赶考的,这完全是莺莺母亲的主意。莺莺认为:“但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还认为母亲的做法是: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莺莺对别离是又怨又恨的心情。

  49.“恨不得倩疏林拴住斜晖”,这就是情景交融。

  50.“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两处都是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也揭示了沉迷旧梦的心理状态。

  52.一方面是他留恋往年他的“五虎断魂枪”的武艺和“神枪沙子龙”的威名;另一方面,他十分守旧,抱定了不传的宗旨。夜间习武,就是怕被别人学了去。

  53.这首诗可分三层。第一层是开头两句,写时节,写环境,点染旷远空寂的意境。第二层,包括颔、颈二联,展示山中美景,引读者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第三层,尾联,抒发自己寄情山林、抬然自乐、与世无争的人生感受。

  54.属于山水诗。显示了诗人沉醉秋夜雨后清新美丽的山中景色的心态,以及他厌烦尘世喧嚣、归隐山林恰然的生活情趣。

  55.本诗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动静相衬,相得益彰。所谓“诗中有画”,是说诗中山谷、新雨、明月、松林、清泉、涧石、翠竹、浣女、莲花、小舟构成了一幅《山村秋野图》。本诗写景具体、生动,画面感、空间感极强,想像中的造型性十分突出。

  七、作文(略)


成人高考高起专相关文章:

1.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试题及答案

2.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3.2016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4.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复习攻略

5.2016成人高考高起专试题类型分析

6.2016成人高考高起专复习资料【数学】

7.2016成人高考高起专英语试题及答案

8.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英语复习指南

9.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英语复习资料

[成考高起专]相关推荐

[成考高起专]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6年成考高起专《语文》考前预测试题 下一篇:成考高起专《语文》冲刺试题与答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