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00:00:00肖兰 成考专升本
第26题单选 毛泽东全民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的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人)发刊词》
参考答案:B
第27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参考答案:B
第28题单选 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C
第29题单选 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D
第30题单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
参考答案:D
第31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参考答案:D
第32题单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参考答案:D
第33题单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
D.社会意识是完全被动的
参考答案:A
第34题单选 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参考答案:C
第35题单选 巴基斯坦、( )、中国、美国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四方机制首次会议1月11日在伊斯兰堡举行闭门磋商。这是四国就阿富汗和平与和解进程举行的首轮对话。
A.朝鲜
B.韩国
C.阿富汗
D.古巴
参考答案:C
第36题单选 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参考答案:A
第37题单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参考答案:B
第38题单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C
第39题单选 人生观是人们( )
A.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B.对人生目的的意义和根本看法
C.对人性的根本看法
D.对主观领域的根本看法
参考答案:B
第40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是( )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参考答案:B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41题简答 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理由:(1)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2)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3)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4)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第42题简答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理由: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2)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显著特点。其他哲学都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革命性是指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己任,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第43题简答 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第44题简答 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第45题简答 简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20分。
第46题简答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
参考答案: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战争与革命长期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主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能够集中地反映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战略问题却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1)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内容。”实际上,和平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问题;发展是南北半球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2)提出这两大主题的目的。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目的是为了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解决世界局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等策略。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人类面临着战争威胁,因此提倡和平,争取和平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
发展问题是指为了更好地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目前,发展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和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反映北方发达国家与南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就不能建立公平、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辩证统一关系。世界和平、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和平,则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都无法发展。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整个世界安宁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4)这两大主题的意义。邓小平提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开展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这一主题,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成考专升本相关文章推荐:
1.2016年成考专升本《民法》章节试题及试题
2.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巩固试题及答案
3.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前测试题2016
4.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题及答案
5.2016年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冲刺试题及答案
6.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自测试题
7.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
8.2016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测试题(含答案)
9.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
10.成考专升本《民法》自测试题2016
[成考专升本]热门推荐
228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