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00:00:00小静 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高校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对此事的利弊众说纷纭。从总体上看,中外合作办学利大于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此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十分必要,值得大力提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几点思考,欢迎参考!
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几点思考
自从中国打开国门扩大改革开放的领域,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应的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合作形式上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如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层次有专科也有本科层次,合作形式也由单一性到多样化的转变。面对发展的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挖掘其存在问题,找出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
(一)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高等院校开办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融入中西方课程体系,引进国外教师,倡导双语教学,通过这些手段促使高等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创造品牌,紧随国际高等教育步伐,这一方面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手段和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高等院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并填补国内某些空白的学科。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上,中方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进行投资,力图改善教学环境。而外方选派教师到中方学校讲学,并提供课程和外方教材,使得课程体系“中西合璧”。另外许多高校还与合作方在文化交流、教师进修和互派访问学者上加强了沟通和交流,有些合作方院校甚至互派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等,通过一系列中外合作交流活动为国内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环境,同时也加快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拓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和课程、教育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等,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国内所提供的课程国际化,使国内学生享受到国外一流的教育资源如多种教学资源、各类教材、音像资料、课件案例等,并且节省了出国留学成本,培养其在未来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学上与西方国家仍存在差异。在教学方式上,国内仍有不少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堂言”的现象很严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但是国外在教学过程中则把教师只是看做引导者,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变得非常的主动和积极,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中方学校通过学习合作方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转变我国传统教育观,创新教学模式。
(三)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师队伍由中方和外方双方教师组成,因此能够资源互补,吸取双方优势。中方教师队伍一般由外语水平较好的教师组成,通过课堂的双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能力和外语水平。而中方院校充分尊重外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外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四)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合作院校教师带来的文化熏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项目的一系列活动加强了中外双方的交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五)培养国际化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需求更多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各类管理技术人才,通过与外方合作办学,有益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存在的问题
(一)外方合作者的资质和水平问题
我国一些办学机构因为缺乏经验或出于利益考虑, 外方院校并不是国外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很多是国外一些很普通的院校,这就导致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整体层次不高。而且中方院校在引进合作方的教材也显得内容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合作双方的教学水平。
(二)收费管理问题
目前还有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收费方面缺乏规范,也缺乏相应的法规。
一些高等院校在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如实验室、专业图书、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等)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发新的专业,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另外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所需的教材有很多都是国外原版教材,这就使得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但是实际上由于资金的缺乏,教师进修受限,即懂专业又懂外语的的双语教师较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 质量问题与监督问题
据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质量方面的问题。部分中外合作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了虚假宣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配套的教学设备,以及师资低下,甚至有出现乱发文凭等现象。行政部门也缺乏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三、建议和思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一)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颁布相关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中外合作办学有法可依,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良性发展;
(二)政府部门要慎重审批相关合作项目,以保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选择国外高校作为合作方,首先要对国外高校充分了解,选择公认的大学,核实合作方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地位;其次要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在国内开办的可行性,保证就业和发展前景,促进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改革现有国内教育体系进一步吸引优质的外方合作者,提升中方办学层次,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效果。
怎样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近几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蓬勃发展,影响深远的首选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其专业特色、就业优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如今,北京五高校(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都有了各自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至今,走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过程跌岩起伏,备受社会争议,家长和考生更是感觉心里没底,难以抉择。最近几年,一些院校的中外国际合作项目发展很快,逐步纳入招生计划并得到了社会的响应和认可。
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必须是合作办学,既不是合资办学,也不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单独办学;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而不是主要招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
(四)教育教学的地点主要在中国境内;
(五)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考虑到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国家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但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不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以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这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促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制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法人组织、个人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举办以招收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正是从那时起,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起来,但早期的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是面向高考落榜生,以预科班的形式向国外输送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此走出国门,拿到国外大学的文凭,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其中很多毕业生的事业发展相当好。
93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