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00:00:00吴健敏 检验技师/士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检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作用与影响力越来越大,故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同时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物利用的研究、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普遍不被临床关注。我们知道,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检验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了解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不但可以合理地分析判断检验结果,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检验方法克服这种影响。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的知识,欢迎阅读。
1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检验项目的影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产生的药理学效应,导致某些检测物质量的改变,如降糖药使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蛋白质、脂肪、糖代谢,导致血尿素、血脂、血糖升高等。另一类是药物或其代谢物对检测方法直接产生干扰。这类干扰可能因某些药物或其代谢物为有色物质,可对某些使用与该种颜色吸收峰相近波长的检测项目,直接产生干扰;也可能因药物或其代谢物在检测所用紫外波长处存在一定的吸光度,导致直接干扰。不过不同药物也有具体不同的影响效果。
1.1 抗菌药物
一些抗菌药物等抗生素能增加血液中尿酸浓度;比如服碘胺药后,尿胆原检查出现混浊,影响结果的判断。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尿蛋白时,头孢类、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可使尿蛋白呈假阳性。一些药物如氯霉索,可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使白细胞减少,退热的药物如瑞芝清,能使白细胞数严重降低。
1.2 镇痛消炎药物
镇痛消炎药物可导致淀粉检验产生变化,比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平痛新和消炎痛等药物,能使总胆管开口处的奥狄括约肌痉挛,而导致血、尿中的淀粉酶会明显升高,在用药后3-4h影响最大,24h后消失。
1.3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血脂、血糖代谢障碍,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症及血钙、血磷偏低,且血糖明显增高,临床上常误诊为糖尿病。
1.4 利尿剂药物
利尿剂可导致低血 、低血容量、低氯,长期使用后可出现氮质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抗癌药对造血系统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抗癫痫药和抗结核药损害肝功能;抗糖尿病约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肝损害后出现黄疽、谷草、谷丙转氨酶等增高。
1.5 抗糖尿病药物
胰岛素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症,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其他抗糖尿病药可损害肝功能,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出现黄疸,血细胞减少等。
1.6 抗癫痫药物
如苯妥英钠因抑制叶酸的吸收,常见巨细胞性贫血。因轻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卡马西平可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损害肝功能,导致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2 合理防范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检验人员应该熟悉可做检验项目详细的操作程序,对有药物干扰的实验方法,应改用特异性好的方法或作实验方法的改进;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文献报道有分析干扰的实验项目、药物及其使用浓度,应收入数据库或资料库内;同时,检验人员还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联系,建议临床医师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全部用药史,并写在检验申请单上;对于干扰检验结果的药物,检验人员要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并建议临床医师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对有疑问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建议患者停药后复查。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最多方面的,往往导致实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这一现象,I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必须联系,互相沟通,从给药途径和给药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药物的半衰期、排泄途径和清除率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减少干扰,尽可能地排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药和新的检验方法的不断涌现,检验人员更要合理防范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检验技师/士]热门推荐
86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