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0 00:00:00苏萌 教师资格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
2.C【解析】恐惧是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3.C【解析】小华即将上考场,有点激动或者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
4.B【解析】基本情绪主要有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5.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也即平时说的心情,具有长期性和弥散性。
6.C【解析】“情急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就是应激的过程。
7.B【解析】心境具有感染性,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同种事物被个体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色彩。
8.D【解析】激情是由某个事件或原因引起的当场发作,情绪表现猛烈,但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牵涉的面不广。
9.A【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10.A【解析】突发事件下的情绪状态是应激,之所以属于应激而不属于激情是由于其不是爆发式的、猛烈的。
11.C【解析】突发性灾难引起的情绪一般是应激。
12.B【解析】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
13.B【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是探究真理时表现的情感,因此属于理智感。
14.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忧国忧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15.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16.B【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7.A【解析】根据伊扎德确定基本情绪的标准,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人类具有8~11种基本情绪。
18.A【解析】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19.D【解析】冯特,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提出了情绪的三维度理论。
20.C【解析】坎农认为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1.D【解析】两因素情绪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
22.D【解析】情绪的两极性可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减力的)两方面。前者可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紧张的解除)。两极性还可表现为激动和安静。
23.B【解析】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主要以伊扎德为代表,该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24.C【解析】移情又叫转移,是指个体为达到减轻、消除不良心境所采取的一种转移行为,达到心态平衡,如消遣转移、繁忙转移、开阔转移、欢娱转移。
25.C【解析】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人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情绪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可以分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四种类型。
2.【参考答案】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也即平时说的心情。
(2)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3)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参考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和利维森等人把情绪分为以下四类:
(1)原始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情绪。
(2)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快。这类情绪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
(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情绪、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这些情绪决定于一个人对自身行为与客观行为标准的关系的知觉。
(4)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似乎无限繁多,按照积极的与消极的维度,可以把它们分为爱和恨两个大类。
4.【参考答案】
(1)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5.【参考答案】
詹姆士一兰格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因此,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6.【参考答案】
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7.【参考答案】
(1)忧郁。忧郁是一种情绪与心理状态,指一个人呈现哀伤、心情低落的状况,绝望与沮丧为其特色。这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之一,但是强烈而长久持续的忧郁情绪,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2)恐惧。在中学生中,社交恐惧症和“恐学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社交恐惧症常常来源于早期社交经验缺乏或社交挫折。“恐学症”又称学校恐惧症,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
(3)孤独。中学生青春期后会感到特别孤独的原因是: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需要经过不断思考,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
(4)愤怒。愤怒是一种消极的感觉状态,一般包括敌对的思想、生理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中学生由于思维片面、偏激,比较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8.【参考答案】
(1)情绪的自主性。
(2)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3)情绪体验的跌宕性。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9.【参考答案】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0.【参考答案】
(1)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
(3)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4)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11.【参考答案】
(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因为老师始终认为“我”是一名后进生,再怎么努力学习都没有用,于是“我”心灰意冷,放弃了学习。
(2)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忧郁、恐惧、孤独和愤怒。“我”被嘲笑后情绪变为愤怒,决定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后情绪极为高兴,可是被老师怀疑后,情绪变为忧郁,对学习产生恐惧。
2.【参考答案】
(1)小明出现了“恐学症”。“恐学症”在中学生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
(2)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①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
②帮助小明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
③帮助小明适度感受挫折,锻炼其挫折承受力。
④帮助小明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教师资格]热门推荐
86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