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00:00:00吴健敏 会计职称
大家都知道,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鉴于这一特点,大家最好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门一起报考,这样做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即使一次没能通过全部科目,第二年也还有次机会。同时对于第一年没有通过的科目,有了前一年的学习基础和考试经验后,第二年通过考试的几率就更大一些。而对于学习时间确实不够充裕、专业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来说,可以选择第一年先报两科、第二年再通过另外一科的方式。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组合方法,欢迎阅读。
方案一
第一年:《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
方案优势
此方案的优势在于,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难度相对小一些,先将相对较容易的两科解决掉,然后再集中精力对付最难的那一科,这个方法讲求的是循序渐进。第一年先像首富那样给自己定小目标,适合于初次参加考试、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考生,先通过两个难度较小的科目进行热身,牛刀小试、树立信心后,再一鼓作气拿下《中级会计实务》。这种方案下,《中级会计实务》的备考时间会相对较多,准备会更充分,更有利于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
另外,《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能够为第二年将要备考的《中级会计实务》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比如《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关知识,对大家理解《中级会计实务》中经常出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摊余成本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备考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上,第一年备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时,前期可以“四六开”,学习重心先向《财务管理》一科倾斜,但《经济法》也不能完全放下不管,也应该适度分配一些时间以维持基本的学习进度;后期则应该将学习时间“五五平分”在这两科上。
《中级会计实务》一科,则应该在第一年考试结束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切不可先休息几个月,来年再战。因为备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时已经好不容易形成了一种学习的惯性,我们要尽量让这一惯性延续下去,学习这根弦一旦松弛下来,再想把它重新绷紧,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行。
方案二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组合;
第二年,《财务管理》。
方案优势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个科目的难易程度对比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此方案将难度最大的一科和难度最小的一科组合在一起,其中《中级会计实务》中需要考生理解的知识较多,《经济法》中需要考生记忆的内容较多,两者的交叉学习,能够对考生的学习状态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同时《经济法》中涉及的税法等知识对《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与第一种方案相比,本方案更为稳健,因为本方案中将难度最大的《中级会计实务》放在第一年来备考,即使第一年没考过这一科,第二年还可以在第一年的学习基础上继续学习,有较好的缓冲作用。
备考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上,备考《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时,前期可以“三七开”,学习重心先向《中级会计实务》一科倾斜,同样,《经济法》也应该适度分配一些时间以维持基本的学习进度;后期则可以按“四六开”的比例进行时间分配。《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较多,难度较高,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予以重点“关照”。
方案三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组合;
第二年,《经济法》。
方案优势
此方案与方案一恰好相反,将难度最小的一科放在第二年考。考生在第一年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第二年的压力则相对较小一些。如果考生对第二年学习时间是否充裕不确定的话,最好采用此方案,将难啃的骨头先在第一年搞定,第二年再轻装上阵,备考《经济法》。
备考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上,备考《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时,建议始终保持“四六开”的比例。
由于大家必须在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一般不建议大家选择“第一年先考一科,第二年再考剩下的两科”,因为这样通常会导致大家在第二年的备考过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大家的学习。
关于学习诀窍方面,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奥巴马最近在媒体上分享的“当总统的诀窍”:耐力足、厚脸皮。换言之,就是通过“磨”来克服困难,完成不可能的事,颇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意味。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实际上拼的也是耐力和脸皮,当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将你折腾得灰头土脸时,不要失去韧劲、不要觉得难堪,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掉一个就会少一个,等到问题足够少时,通过考试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大家也应采取这个策略,一点一点地拱卒,积小胜为大胜,正所谓“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会计职称]热门推荐
86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