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00:00:00嘉辉 论坛峰会
——我们深处着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1202件、政协提案999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决策程序,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服务中心、在线监管平台和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政务服务更加规范;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183项,节约财政资金1.4亿元;“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从细开展“六个严禁”、“查偏纠正”等专项整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通过四年的奋勇拼搏,楚雄市的发展又登上了新的台阶。四年来全市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社会事业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城乡面貌所发生的每一点变化、人民群众所得到的每一点实惠,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同舟共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楚部队、公安干警和关心支持楚雄市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地看到,受自然灾害多发、产业结构单一、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低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非烟工业支撑能力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慢,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基础设施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改善民生、化解债务、保障发展压力加大。四是改革发展中各类矛盾多,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不足,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还需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励精图治,担当进取,在彝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好“排头兵”
未来五年,是楚雄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是补短板建小康的决胜期。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外围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楚雄市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必须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不辱使命,在增实力、添动力、补短板、促跨越上取得新突破,在全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二次全会部署,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围绕“一核一城一园两区三圈”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全力打好“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开发区转型跨越五大攻坚战,着力打造“中国彝乡•幸福楚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全省全州率先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和11%。
围绕以上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九届市人民政府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聚力突破:
(一)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加快破除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重点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鼓励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主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导向,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加快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二)坚决打好“五网”建设攻坚战,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构建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有力支撑跨越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全力配合推进玉楚高速、楚姚高速、广大铁路复线等交通主干网建设,大力推进楚景公路、320国道改造、东南绕城高速和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内畅外通的路网。积极做好滇中引水工程楚雄市受水区配套项目建设,争取实施2件中型骨干水源工程、11件小(一)型水库、59件小(二)型水库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水网。继续实施农村和城市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建设广覆盖的能源网。建成楚雄通用机场,争取启动楚雄支线机场建设,填补航空“空白”。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共享高效的互联网。
(三)坚决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培强产业实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优势突出、配套完善的“333”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巩固提升第一产业。以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为导向,稳定粮烟生产,建设好一批优势突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村融合示范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围绕“一圈一区两带三组团”的思路,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哀牢山北部经济圈建设。培育壮大第二产业。进一步优化“一园六区”布局,推动资源向园区聚集、项目企业向园区集中,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能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业,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业,着力培育5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小巨人”,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0户,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突出发展建筑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做强做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楚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新建一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和专业市场,提升完善城乡流通市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精细化、高品质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构建连接城乡、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鼓励农、工、商“触网”发展。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四位一体”旅游度假区和哀牢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宣传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迈进。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克期实现脱贫。实施“63676”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确保每年脱贫攻坚投入不少于8亿元。健全稳定脱贫长效责任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卫生、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金融支持、“互联网+”等精准扶贫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确保到2018年西舍路镇和14个贫困行政村、224个贫困自然村脱贫退出、16790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2020年前率先迈入全面小康。
(五)坚决打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攻坚战,打造特色城市。全力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更加注重培塑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底蕴,精雕细琢打造“滇中城市会客厅”,着力建设“中国彝乡•幸福楚雄”。打造人文城市。推进“多规合一”,完善城市风貌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传承好城市文化脉络、弘扬好优秀民族文化,提升改造和精心保护好历史建筑、人文景观,精心打造“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等文化精品,丰富城市历史人文底蕴。打造绿色城市。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一批城市绿化精品工程,规划建设好滨河湿地和景观带,提升改造城市公园、广场、街道,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完善现代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深入开展城市“四治”工作,营造洁净优美的宜居环境。打造健康城市。建好城市健康通道,大力推广城市公共租赁自行车,改造和建设一批城市休闲运动设施,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着力营造健康环境;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大健康引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关联产业,完善政务、城管、旅游、园区、交通等智慧化基础设施,引导建设第三方服务平台,将信息产业发展成果有效运用到城市管理服务各个领域,加快推进智能政府、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建设,以创新智慧应用增添城市魅力。
(六)坚决打好开发区转型跨越攻坚战,创建开放平台。全力促进开发区转型跨越,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管理机制,为开发区集中精力抓招商、建园区、推项目、培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健全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新增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发展一批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服务机构,培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区域性的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园区为主战场,推动产城融合的苍岭新城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形成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优势产业在园区聚集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开发区建成滇中地区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七)坚决谋求增进人民新福祉,全力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群众性体育事业,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多元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2020年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达四类标准,争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权益,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认真落实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实现全民享有基本保障目标,让全市人民更有公平感、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
各位代表,繁荣经济、改善民生是市人民政府应尽的职责。我们将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三、只争朝夕,乘势而上,扎实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
2017年是九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的部署,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左右;新增市场主体3500户;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落实“构二破三”项目推进机制,突出“调二提三”工作重点,抓实项目推进,确保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其中“五网”建设投资80亿元、产业投资200亿元。提高项目前期深度。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实施机制,安排3000万元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上级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促成一批项目尽快获批实施。增强项目引进精度。健全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精心包装推介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对准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招商,力促一批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确保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25亿元以上。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实行“专班推进、挂牌作战、目标倒逼、督查追责”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进项目落地实施,确保楚雄通用机场、现代有轨电车、市委党校提升改造、市便民服务中心、丝绸印象美食文化园、第四自来水厂、云南瑞药金方、虹成药业等项目开工建设,楚姚高速、楚雄建投发展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茶花大道二标段、滇中有色年产12万吨阳极铜配套30万吨硫酸填平补齐技改等项目竣工,为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论坛峰会]热门推荐
869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