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04-17 00:00:00嘉辉 论坛峰会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保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各部门各单位,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保山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我们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着力破除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求突破,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跨越发展不停步,好中求快,奋力赶超,推动保山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始终坚持扭住重点不松劲,牢牢抓住投资拉动、产业培育两个关键,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不偏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不懈怠,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现保山跨越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产业短板突出,跨越发展基础不牢;二是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沿边开放优势尚未形成,跨越发展活力仍未充分释放;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脱贫攻坚面广量大,跨越发展任务艰巨;四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人才、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短缺,跨越发展人才和科技支撑明显不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与跨越发展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

  纵观全局,保山发展机遇十分难得;环顾周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审视自身,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保山追赶跨越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赶超跨越。

  今后五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指示要求,围绕建设“六个保山”总体目标,坚持实际论、方法论、创新论、跨越论和比较论,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六大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旅游品牌化、棚改货币化和高速公路建设高效化,着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积极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开创边疆地区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突破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0:4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和12%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和15%以上;城镇化率达50%以上;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一)强力推进投资增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建设以航空为先导,高速公路、铁路为重点,水运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成保泸、昌保、保施等7条高速公路和3000公里乡村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路、80%以上的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硬化路。建成大保铁路,推进保瑞铁路,推动保山至猴桥、六库铁路建设。建成保山通用航空基地,有序推动昌宁、腾冲、施甸、龙陵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在建水电站和骨干电网建设,着力推进输变电工程,积极参与境外水电开发。推进国家级天然气利用试验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兴水强保”战略,建设一批重点水源水利项目,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抓好棚户区改造,每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积极融入全省“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创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每个县市区、园区至少建成一个智慧城市试点片区。

  (二)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抓好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增强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引导性基金、“51+49”“10+3”等合作模式,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管理,争取扩大财政支持和信贷规模,大力推行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有效激活社会资本,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建立重点产业聚集、干部人事分类管理、薪酬激励分配和财政资金扶持、项目集中连片审批等机制,推动园区率先发展。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构建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和执法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有序引导农村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健全利益联结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创新开放发展机制,加强交通、网络、信息互联互通,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转口加工、电子商务、跨境旅游、现代物流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推动腾冲边合区、曼德勒保山缪达工业园和产品展示中心、密支那工业园区及沿边金融等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与缅、印、孟等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农业、经贸、人文等交流合作,轮流举办保山—密支那边境交易会,着力构建丝路永昌开放体系。

  (三)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六大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工业聚集化发展,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服务、金融等软件建设,突出“园中园”引领作用,将保山工贸园区打造成千亿级产业聚集区。落实重点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做强六大产业,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农特产品加工产业,要以建设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和培育10户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上市、挂牌为抓手,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和规模经营主体培育,推动企业升级技术和创建品牌,实现产值444亿元。新材料产业,要加快打造硅系列产品、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天然气化工、玄武岩纤维、硅藻土基地,实现产值180亿元。轻纺产业,要围绕打造全产业链的目标,加快引进织布、绿色印染、成衣等行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信息产业,要大力发展数据存储、备份、呼叫中心等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旅游文化产业,要以全域旅游和品牌化发展为抓手,加强与凤凰卫视、清华启迪、东方园林等大集团合作,着力把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打造成知名品牌,把腾冲传统村落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把保山打造成滇西最美生态城市,积极培育养生养老、体育旅游、飞行体验等旅游文化新业态,实现产值559亿元。现代物流产业,要加快专业交易市场、园区产业配套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实现产值140亿元。

  (四)强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按照5A级景区标准,以3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抓好腾冲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施甸和龙陵山水风光城市、昌宁田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抓紧实施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强化城市与产业园区的功能互补,形成以城聚产、以产促城、产城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快腾冲市、板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打造板桥镇国家级健康疗养型小镇。依法治理城乡生态环境,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抓实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以“四创两争”为目标,以绿化、美化、彩化、香化为抓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好家园。

  (五)强力推进民生改善,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五个做成”的要求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坚决执行脱贫攻坚“军令状”;强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不断健全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紧扣重点产业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实施科技重点专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型保山建设。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类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力度,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妇幼保健、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等工作,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好人口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抓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双拥等工作。统筹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老年教育、社会化养老、妇女儿童等事业发展。切实抓好“七五”普法、地方立法规划、综治维稳、边境管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安宁。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第四届市人民政府履新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六化突破年”“机制完善年”“工业攻坚年”三大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跨越。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1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2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2%;进出口总额增1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10%和12%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15%和13%以上;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2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环境质量等指标完成省政府考核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水泥、煤炭等领域去产能任务,严禁新上过剩产能项目;扎实推进咖啡、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和品牌打造,努力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效率;有效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促进农民进城与房地产供给有机衔接,引导市场预期,确保房地产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多措并举稳增长、降成本,认真落实国家、省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企业用地、用电、物流、社保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继续抓好去杠杆、补短板各项工作,有效防风险、惠民生。

  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强力推进“五网”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昌保、腾猴、保施和东绕城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力争芒孟高速象达至链子桥段开工,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加大过境铁路建设力度,全面完成保瑞段征地拆迁工作,抓实保山至猴桥、六库铁路前期工作。加快腾冲机场改扩建及航空口岸建设,确保保山机场改扩建和昌宁通用机场开工,腾冲、施甸、龙陵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水源及引调水工程建设,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项目,加快施甸红谷田等5座中型和腾冲大坡等16座小(一)型水库建设,力争新开工龙陵勐堆等8座中小型水库,完成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加快龙川江流域水电开发,抓好电网规划建设,推进国家天然气利用试验示范区前期工作,争取启动500千伏永昌输变电工程。加大农民安置房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改造14073套(户),确保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通过评估验收。

  努力扩大消费和进出口。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及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家政、电子信息、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做好“小进规”企业培育,支持更多限额以上企业扩大规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完善口岸管理服务机制,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进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


更多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1.2017年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2017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3.2017年厦门市翔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4.2017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5.2017年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6.2017年柳州市鱼峰区政府工作报告

7.2017年柳州市鹿寨县政府工作报告

8.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工作报告

9.2017年德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10.2017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论坛峰会]相关推荐

[论坛峰会]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7年塔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汝州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