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 00:00:00陈平 论坛峰会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绿色特色产业成形成势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形、五年成势”要求,以“十二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培育壮大支柱性产业,着力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
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点线面”推动全域旅游。注重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加快长影环球100等旅游吸引物建设,提升观澜湖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等品牌影响力,力争5A级景区零突破;结合“美丽海南百千工程” 完成18个全域旅游镇墟改造,推动道路交通旅游化建设,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筹备召开旅游大会,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农耕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市休闲、主题民宿、时尚运动等多元化旅游新业态,打造邮轮游艇、帆船帆板、休闲渔业等水上旅游新亮点,扩大高端旅游产品供给。构建安全有序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智慧旅游”,启动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全域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形成网状、立体式旅游治理机制。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和推广力度。细分目标市场,完善旅游市场开拓激励机制,增强外语、外币兑换等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推出一批旅游景区套餐套票,运用“互联网+”等方式开展旅游精准营销,提升旅游产品“掌上能见度”和“世界能见度”。
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壮大。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筹建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园、健康养生示范园和中医健康疗养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健康养生企业。继续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推进与澳大利亚圆美集团合作框架协议落地,确保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如期建成营业。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海口”,加快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和支撑平台建设,培育壮大软件业、游戏业、电商业,建设好复兴城创新创业园和海南数据谷。加快金融业发展。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规划建设金融总部集聚区,重点发展以资本运作、财富管理和企业服务为主的金融总部经济,力争引进1-2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做大做优会展业,完善会展服务体系,提高会展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水平,引进一批国际会议和大公司年会,力争举办规模以上会展260场,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国家级物流枢纽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物流园区、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建设,推动海陆空无缝衔接、高效联运,降低物流成本,争取林安物流区域总部落户。推动文体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旅游演艺、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产业,放大冯小刚电影公社带动效应,力争中国(南方)足球训练基地项目挂牌,引进一批大型文体活动品牌,办好自行车竞技赛、“海丝杯”足球邀请赛等赛事。
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实训)基地。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和核心产品研发,着力引进国家级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落户。强化园区平台支撑作用,研究推出“飞地政策”,引导低碳制造企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力争新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孵化、认定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以上。研究制定一致性评价支持政策,帮助医药企业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新药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深海资源等方面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探索建设1-2个海洋牧场示范区,积极申报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
(三)实施城市更新计划与行动,打造海口“双创”升级版
今年是“双创”决胜之年,在坚持工作标准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双创”夺牌的基础上,加快城市更新,全面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
强化城市规划设计。按照“一江两‘岸’、东西双港驱动、南北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城乡融合”理念,围绕海绵城市、花园城市建设,认真编制《海口城市更新计划与行动》,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城市功能、资源统筹、公共设施、城市品位、道路交通、历史文化等专项规划。完成海甸溪两岸和新海港区、秀英港区的规划设计,全面启动《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三年计划,做好红树林湿地、羊山湿地、火山风貌文章,使城市整体风格更加和谐、协调。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优化棚改政策,推进棚改与加快城市更新、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群众生活、消化房产存量相结合,提升棚改综合效益和城市价值。继续推进城市“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主城区主次干道改造,优化交通道路网络和公交体系,开展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建江东水厂,扩建永庄水厂,完善供水管网配套,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持续加大城市绿化彩化亮化美化力度,全面完成国兴大道、滨海大道等主干道和美兰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的景观改造工程。健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市民中心”、市图书馆、博物馆,加快国兴“双子塔”、海口湾等城市“新地标”“新客厅”建设,争取启动三江湿地公园、新海生态临港新城、南渡江两岸景观提升等首批15个城市更新工程。
强化城市治理。进一步拓展“12345”热线服务内容,建立健全“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结、回访答复、监督考评”的工作机制,把市民游客诉求有效解决在基层。深化“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探索建立旅游、国土、环保、工商、食药监等多部门综合执法机制,持续开展车辆超载、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强巡查督查、实施严管重罚;支持社团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实现“双创”管理长效化、常态化。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夯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扎实推进骑楼老街保护和改造,丰富经营业态。全面实施“琼台复兴计划”,保护修缮琼台福地、琼台书院、鼓楼等古迹,弘扬冼夫人文化,支持“府城元宵换花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龙华东谭、琼山包道等13个“中国传统村落”和火山民居古村落保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完善“诚信海口”“公益海口”建设,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做好城市经营文章。强化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结合“多规合一”的实施、城市规划的调整,完善土地征收和土地储备机制,重点做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重大城市开发片区等周边土地的收储。开展国有建设用地清理,加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力度,建立项目综合评估和退出机制,更加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利税、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项目,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全面清理城市资源、资产,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实施相应的资产证券化,切实提高城市经营效益。
(四)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全力推进“三农”工作
坚决完成脱贫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动态管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项目、资金、政策、培训夜校等投入力度,全面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六大工程建设,确保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2850人精准脱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抓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扩大十大农业品牌种植规模。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抓好蔬菜、兰花、石斛等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新建3-4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深化“无疫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升级,鼓励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村民宿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增收计划,争取今年农民收入增长8%以上。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抓好10个合作示范社建设,培养和推广一批电商示范户,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做好劳动力与企业用工的有效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推进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
夯实农村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实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下力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深化村务公开,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加强农村“五网”、垃圾转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东等10个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19个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抓好农田水利整治修复。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加大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多规合一”落地实施。组建市规划委员会,建立“编、审、管、监”一体化机制体制,形成与“多规合一”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搭建以“多规合一”为纲的综合信息平台,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设立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推进审批提速,压缩审批时间25%以上,削减审批环节15%以上。总结提升和推广“极简审批”,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及失信约束机制,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快国企国资改革步伐。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加快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选择1-2家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机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医疗管理集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此外,稳步推进国有林场、不动产登记和农场属地化管理等改革工作。
扩大开放合作。加快“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深化与泛珠、北部湾区域合作,完善与湛江的协作协调机制,加快琼州海峡港航资源整合,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发展。加快“海澄文”综合经济圈建设,推进规划、基础设施等“六个一体化”,启动琼北滨海旅游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争取海口新区年内获得国家批复。制定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深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强化“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加大对东寨港红树林、羊山湿地等生态敏感区保护,继续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完成植树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8%以上。推进水体整治。建立健全市区镇(街)三级河长制,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实施生态化水体治理方式,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土地的收储和保护,注重水体自然景观提升,打造人水相亲的舒适环境。持续强化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启动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重点加强海口湾、秀英港等海湾港口的生态修复,确保9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大南渡江非法采沙整治,加强矿坑修复与治理,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继续开展整治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年内拆违200万平方米,统筹做好拆后垃圾清运、土地利用、环境修复,加强乡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打违控违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强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治理,确保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继续保持第一。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环保机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积极推行环境污染和治理第三方评估,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环保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等创建活动,加大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力度,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积极倡导和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
(七)积极回应百姓诉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改善民生,办好省市为民办实事事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强化师资力量,实施特岗教师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快“全面改薄”和“10+2” 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6000个以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北大附中附小等合作办学项目,办好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健康海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实施120院前急救服务和区域二级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区级文化馆、村级文化室建设,完善一批居民小区文体设施,加快推进城区电子阅报屏和乡村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群众文娱体育生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继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推进省市共建粮食物流园区,提升市菜篮子集团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运营和调节能力,实现保供稳价。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海口”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八严”工程,坚决打赢禁毒三年大会战。加强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突。
全力支持国防建设,推动军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统计、人防、地震、气象、档案、慈善、史志、保密、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优化海口发展环境
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强化“四种意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强化政协民主协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提升政府决策法制化水平。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大限度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共享,提升“大数据”综合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市直机关绩效管理办法,建立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加强监察审计和督査考核,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惩懒政怠政。
优化投资发展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强化投资服务保障,固化“百日大行动”长效机制,做好土地、林地、用海、融资、供电、供水、供气等要素保障服务,为投资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在推进棚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完善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布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落实各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力打造“全国一流、海南领先”营商环境。加强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涉农资金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营造吸引人才的社会环境。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出台鼓励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基层急需技能人才和党政资政人才。扶持建立各类“候鸟”人才社会组织,争取引进一批“名师名医名家名匠”专业人才。开展“一站式”人才服务,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在住房保障、户籍迁移、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各位代表,建设海口幸福家园是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重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献礼!
全文如下:http://www.haikou.gov.cn/zfdt/hkyw/201701/t20170126_1037022.html
[论坛峰会]热门推荐
86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