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00:00:00俊炯 少儿声乐
歌唱心理压力是指歌唱环境与对象的客观要求导致的生理变化与情绪的波动。这种压力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若是积极的要给予保护和培养;消极的则需要进行心理调整,设法解除心理矛盾,突破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下面小编整理了介绍怎样排除歌唱心理的压力的相关资料,大家不妨参考下。
例如:有的人唱歌怕人听,人一多就紧张,上声乐课怕 人听课,上台怕观众,这种心理压力就是消极性的。但有的是听众越多歌唱欲望就越高,发挥得也越好,于是掌声热烈,而歌唱者借助掌声的激励,情绪更高,这种良性循环的心理状态就是积极的。
心理压力的缘由和排除方法如下:
(1)压抑。每个人的性格心理不同,对事物的反映和处理方法也不同。先天式的——祖传的、血统型的,被称“原 始”型的性格心理;若是后天经历造成的,则称为“纯粹”型的性格心理。在演唱中有先天性的恐惧心理,也有后天性的;有先天性的开放心理,也有后天性的。但两者是可以转换的。例如有的演员,从学唱到上台从来就没怕过人,但有那么一次意外的心理障碍导致的压力,结果唱砸了,观众鼓了倒掌,从此一提上台就憷,这 就是积极的心理压力转换成消极的心理压力。这是由于大脑储存在记忆中的反射作用所致,我们称它是“纯粹的压抑”。先天的“原始压抑”可以逐步进行心理调整,在老师的帮助下多进行试探性的实践行为,从而积累积极性的心理素质。客观环境很重要,例如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帮助,当他们上台唱歌时,大家多鼓掌喝彩,使他们感受到上台唱歌的乐趣,掌声对其也是莫大的荣誉,于是心理压力转换了,光想上台,自然就不怕观众了。
(2)文饰作用。可以经常为自己歌唱中的错误找到理由,以求得较少的谴责。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某人没唱好,下台就先解释“弄错调了……”“伴奏没合好……”“这几天嗓子不舒服……”等文饰自己的语言。用这种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是可以的,但不可养成文过饰非的习惯,还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以后演唱的把握性更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以虚掩实”,借以保持内心安宁的心理技术。
(3)升华。指通过潜意识的冲动,使自己消极的心理压力转换成积极的心理压力。例如在歌唱学习和实践中,学生有各种指导思想,有的想当歌唱家出人头地、挣大钱、尽情享乐。若这样的人一旦失败,他的精神就会彻底崩溃。但若从心理上治疗,可以用升华的方法。那就是要 他认识到自己是个人才,努力下去可以当歌唱家,这不是坏事;出人头地是自己刻苦努力、国家培养的结果,不是等来的,要争当一流人才,没锗;挣大钱、尽情享 乐,错误在于自私,应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民族传统思想。这样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心理得以调整,保持他的奋斗精神,继续登攀。
(4)投射。心理投射分外射和内射,产生于转嫁罪责的心理。外射是典型的掩盖自己错误的技巧,这种人犯了错误 常常责备别人或推到客观原因上。例如: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他不检讨自己,而是责怪杯子放的不是地方或杯子这么不结实。有的人帮别人试唱新作品,没唱好, 立即就说:“写的什么呀,怪里怪气的!”这都属心理外射。
内射与外射相反。演唱者是将一切内射于自己,例如没唱好歌,哭、自责,骂自己不是材料,甚至打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或受了极大委屈的人,往往会造成精神分 裂,或自残、自杀,以此减轻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性格过于内向的人身上。但引导得好,内射心理活动过程会变成一种积极因素。例如敬仰先辈、 尊重上级、谦虚待人等。但无论外射和内射都要注意它对社会破坏性的一面,利用内外互射的补充去维护个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德。例如一位同学声乐汇报没唱好很 难过,埋怨别人,另一位同学可以对他说:“不要难过,我也没唱好,咱下次再来,想开点!''那么后者用内射心理调整了对方的外射心理。
(5)移置。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调整这种心理的技术是“反精神宣泄”,就是自我或超我的对冲动的抑制。它的方式有“移换”“替代”“填补”“赎罪”等。
①移情,又叫移换,把宣泄的对象转移。例如:想打小孩,而又极力克制自己,结果没打小孩,而是打枕头;演唱出了错误,原因是伴奏弹错了谱子,真想骂他几句,但克制了自己,但这种愤怒的心理实在无法忍受,那么就把谱子撕了,以减轻心理压力。
②替代,是移情的另一种形式。在无法达到自己所需所爱的目的时,移换心理,找一个替代的对象或方式去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学生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得不到他的教诲,学生会听他的录音,看他的录像,或找一位与那位老师学术相当、观点一致的老师指导。
③填补,是替代的另一种方式。它是指已获得了自己所需所爱的对象后而又失去的心理压力,用填补技术减轻这种压力。
④赎罪,我们也可把它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替代或填补心理机制。借助它,使潜意识的过错获得“超我”的宽恕而减轻心理压力。如采取自我批评(忏悔)、自我牺 牲、苦修(出家)、捐献(献血捐款)、造福他人(慈善事业)等多种形式赎罪。例如小孩子犯了错误,会突然勤快起来,主动扫地、洗碗等,以此赎罪来减轻自己 的心理压力。
(6)代偿。这种心理机制是指因有某种生理缺陷或历史上有污点,为了生存并减轻心理压力而从事力所能及并有希 望出成就的事业进行心理代偿。例如声乐系的学生声带严重病变,被嗓音医生诊断为不能从事演唱职业,但他又酷爱音乐艺术,那么他可以改学理论作曲专业、钢琴 专业或器乐专业,以代偿的方法减轻心理压力。又如我们歌唱者非常喜欢一首歌,但自己的音高达不到,可以移低一两个调演唱,这种方法就包含代偿因素。这方面 的例子很多。
(7)象征化。指被象征的事、物或人。在表演艺术中有许多时候是采用了象征化的心理方式去做某件事。有的同学 上台紧张,老师说:“你只当台下无人,或台下全是椅子,等等。”这就是采用了象征化方式诱导。又如歌剧演员唱到悲哀处,伤心至极,泪如泉涌,这是演员无形 中采用了象征化调动了自己的感情。我们演唱《牧歌》,尽管你没到过内蒙古大草原,但你可以根据电影、小说描绘的大草原想象一番,使自己的视野开阔、歌声悠 远。
(8)幻想。多发生在少年儿童及青年人身上,幻想与理想中间穿插着“想象”与“实际”。幻想对人类的重要性在 于没有幻想就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的成功。幻想可以使科学家发现某个奥秘,可以激发和启迪诗人和艺术家的灵感。借助于幻想方式我们可以调动自己去做许多事 情。例如某个歌唱者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成为一个歌唱家,掌声、喝彩、鲜花簇拥着自己,报刊、电台、电视台到处传扬着他的成功。于是他就着手去实现这个 幻想。当他虚度年华,一事无成时,那么幻想就是空想。当他真的成功了,那么可以说他最初的幻想就在他付诸行动时即转化为理想了。因此幻想虽不能解决实际问 题,却对人在奋斗过程中存在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不满现实,好高骛远,想入非非,幻想不但不能成为现实,反而会损害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精神分裂。
(9)认同。有这种“认同”心理的人,往往是心中有一个崇拜的偶像。例如:他非常崇拜贝多芬,首先在发式上先 模仿,然后想象一番贝多芬的脾气、生活方式、作曲习惯等。有的人个头、头顶长得像列宁,而他又十分崇拜列宁,那么他无形中学列宁说话、走路、手势、姿态 等。这种认为自己同崇拜人物相似的认同心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如儿子仿父,女儿仿母,因为他们崇敬父母。有这种心理,可以使许多传统得以继承,使许多事 物得以流传。我们歌唱的流派形成与“认同”心理就密切相关。
除以上九种心理压力,我们还介绍以下十种心态:
(1)转向反对自身。当声乐课没上好,或汇报、演出不成功时,往往会产生心理矛盾,用“内射”法去责怪自己, 因为老师无错,又是自己尊敬的人,而演出是自己忘了词没唱好,既不能埋怨伴奏,又不能责怪观众,只好把愤怒向自己发泄,有自悟、自罚等方法,然而其中还包 含着对客观的怨恨。有一寓言故事:祖父因故怒责其孙,其子心痛,于是愤而自打耳光。祖父问之:“何故?”子答日:“尔责吾子,吾责尔子,何足怪哉!”有的 人生气不吃饭,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2)反向形成。也可称为“反应形成”。这种心理机制是产生两面派的根源。反向形成指反作用的形成。这种反转 机制,将潜意识中某种不应有的本能冲动,转化为表现十分强烈的而能被社会所允许的相反形成。一个道德败环的人可以伪装得道貌岸然。一个人听某人唱歌,心里 承认对方唱得不错,但出于妒忌心理,他可以说:“唱的什么呀,太业余!”本来他很喜欢这首歌,但因能力所限而唱不好,于是说:“这首歌一般化,我最讨厌这 样的歌。”有些人总是设法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隐藏起来,甚至以合法化的手段去办犯法的事。在一些声乐比赛中,不同选手的音响效果不同,那就是有人在不知 不觉中做了手脚。但做这样事的人,一旦有人问起他是怎么回事,他可以说是电压不稳、磁带效果不同,等等,都属此种心理。
(3)情感隔离。在艺术创造中这种心理调适很有作用。如相声演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观众逗得笑声不止,前 仰后合,但他本人却一点不笑,将他的状态与情感隔离开来。有经验的演员,在唱到伤心处,含泪不落,继续陈述悲惨的情节,这说明他情感隔离的能力很强。而有 的演员却做不到,哭得语不成声,无法继续演下去,这说明他不会调适自己情感隔离的心理。
(4)人格分离。歌剧中常常运用这种心理机制,演员的自我和角色的他我,是两个人的重叠,有时需要深入角色, 忘掉自我,有时需要跳出他我,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在生活中也常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多见于癔症患者,突然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们歌唱中会遇到不入情的时候,就要使用人格分离心理,把自己变成歌中某个情节或某种情绪的人。例如:在演唱《父老乡亲》这首歌时,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变成那个被“小米饭养大的 人”,你会更加热爱父老乡亲。
(5)否认。对面前发生的不利于自己的现实加以否定,以减轻心理压力。人死了还认为他还活着,东西丢了认为放到什么地方去了,歌唱错了则认为这样唱比那样唱好听,等等。
(6)妥协形成。这是一种病理性心理防御机制。当他的欲望不能满足时,力求得到部分满足,例如一位同学没有被 选拔去唱独唱,却让他去排二重唱或小合唱。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就是“妥协”心理形成的象征。有的人由于在舞台上演出失败,那么他看见舞台血 压就高,于是他就远远离开舞台,尽量消除诱发这种潜意识中储存的痛苦因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中就包括妥协成分。
(7)转换。是指心理与躯体的转换。例如:某人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会突然昏倒;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突然听到 喜讯;有肝病的人不能生气、发怒。这都是心理转换的病态。一个嗓音正常的人,突然接到“今天晚上演出”的通知,他会立即感到嗓子发紧,不舒服。多半歌唱者 在比赛前、演出前、考试前嗓音不适,但事后却感到歌唱非常轻松。因此如果没什么实质性的病变,千万不要因转换心理造成的紧张,而放弃歌唱机会,一定要理智 地去调适心理的转换,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
(8)抵消。这是一种潜意识心理机制。就是利用各种办法在心理上消除过去的罪恶、错误、不愉快,等等。如有的 人祈求神明的宽恕,有的人向对方赔礼道歉,有的人决心“洗手不干”,等等,都是这种心理反映。有的人甚至为了“抵消”而自残、自杀。某人的自行车丢了,马 上说:“破财免灾。”就是带有转换心理的抵消表现。我们常说:“从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起来。”就是一种积极的抵消心理。如果你在北京音乐厅没唱好,还去 那里再唱,把影响挽回,这种心理行为,就是想抵消上次的损失。
(9)退行。这是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和消极的失常行为。在生活中遭受到严重挫折后,不言、不语、不吃、不睡, 或大量饮酒麻醉自己以求得心理上的解脱。遇事绕着矛盾走,整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见人,如出家当和尚,或远离故乡,避开故地、亲人,甘愿孤独地生活。这在歌 唱心理中也常见,如一次失败永不登台,或者强行改行洗手不干。
(10)阻抗。是一种病态心理。当心绪不良时,光想发火,什么事也不想干,对别人的劝说听不下去,甚至不回答任何人的提问,沉默、淡忘,拒绝一切合作、配合,等等。
以上十种情况是日常多见的,为了清除这些人的心理障碍,必须利用引导、疏泄、劝慰、保证、支持、鼓励、兑现、许诺等心理学方法使他们的身心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87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