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00:00:00朝康 室内设计师
导语:客家围屋又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客家围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围屋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建筑在自然空间中要抵抗外力的作用而“生存”,首先需要合理、科学的空间构成体系,建筑空间构成就是建筑物在创造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空间中起到支架作用的不可分割部分,就好像曲谱中的音阶、音程、音调,没有它们,音乐就无法谈节奏。透析客家围龙屋的空间构成,可以发现那些有序的节奏重复感、完整性和主次关系,强烈地表达了人本主义的理性色彩。它作为一种传统,一个坐标系,记载着那一时代客家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记载着那一时代客家人的交往情景和交往方式,也记载着其传统的礼制和伦理观念。
1、客家民居有方形、圆形,最典型的是围龙屋。不管是围龙屋还是方、圆形楼的平面布局,大部分采取中轴对称。它们的主要结构方式是木构架,墙壁高大而厚实,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柱和梁,最上面梁上立脊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连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檩子上排列椽子,承托屋顶重量。如此的梁、枋、柱、檩,受力明确,脉络清晰,每一个构件目的明确,不多不少,各有各的用处。 客家围龙屋中这种严格的对称和谐关系的追求所展现出的严肃、井井有条,是人本主义的理性色彩在围龙屋空间构成中的展现,是为人的生活而设的理想空间。这种空间序列的完整性、布局位序的规整性、主要构件尺寸的统一性、内院弹性空间的公共性,不仅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满足了住户的需要,又能唤起客人和睦亲近的心理。
2、客家围龙屋空间分布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以家族为中心的祖堂作为中心点,使人一进入屋内就看到它显著的位置,成为视觉的焦点。大门正对祖堂,作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性节点,对空间内外的统一性作出了极好的诠释与回答,又承袭了建筑外观的整体气质,在活跃了空间的同时也兼顾了人们的视觉。这里是祭祀活动的圣地,又是宅内喜庆宴客的场所。在祖公堂上,建有陈设祖公牌位的神龛,有的写“某某堂”,有的写“天地君亲师”等牌匾,象征天地祖先神灵之所在,对其焚香礼拜和祭祀。祭拜活动具有很现实的、理性的“入世”意义,如保佑发财,祈求贵子等等,并不像西方宗教那样追求“出世”、反理性的观点。这种祖公至高无上的“敬祖睦宗”观念,强烈地渲染出祭祀环境的永恒。这种使祖堂处在核心位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是客家人崇敬祖宗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封建道德思想礼仪,也可见客家民系不仅在心理结构中想象力丰富,而且思维方式上概括力也是很强的。 我们可以看出客家围龙屋侧重于中轴的对称,以理性色彩为主导地位,但并不是说其没有对感性色彩的超越。恰恰相反,它讲究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追求人工与天然的统一,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与之相互衬托,追求理与情的统一。如门前长方形的禾坪,禾坪前半月形的池塘,后面的花坛,这样,由建筑、山水、花木寄情托性组合成颇具诗情画意的画面,体现着一种有情的感性色彩;门口的红色对联和窗户上的各色窗花,则又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既有激情澎湃的旋律,又有委婉舒缓的乐章,将理性与感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创作思维不仅呈现出极为多样化、多层次的独特审美形式的融合,又成功地完成了它的建筑任务。 走进千年的客家民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到处都充满着理性色彩的芳香。它独特的空间构成形式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是它简洁、优雅而理性的生活方式?还是它的情怀,它的包容,或是它那交织着理性与感性的浪漫?
17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