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00:00:00嘉辉 微媒体认证
微博顾名思义,是指微型博客,但从其对于传播生态和社会生态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微博远非字面解释那么简单,它改变了以往信息发布依赖于传统专业媒体的趋势,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热点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它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既有稳定的传播格局,其所带来的社会及传播革命,被业内称之为“微革命”。概而言之,微博这种媒体大致有如下五个特征。
第一,操作和要求简单,内容原创性强。
微博注册和操作方式简单,对于文字功底和时间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强,一张图片一句话就能成为一篇简短的博文,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方便了微博的普及,十分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执行搜索、转发、评论、收藏、关注等功能,快速查看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话题。而且,相比较博客的“被动”关注,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关注”,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一些出自普通民众之口的原创语句经过微博的传播后,也被视为“经典”传播开来。
第二,传播内容多样化。
仅容纳140字的微博客,却能借助多科,媒体技术手段,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化地传播出来,信息表现形式更为生动形象,增强了用户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它的使用粘性。而且,微博采用跟随式的互动方式,可以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互动,信息传播更为广泛高效。
第三,信息传播实时快速,收发方式多样。
众所周知,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即时通讯软件(如MSN、QQ、G―talk等)以及开放API接入的第三方互联网工具发布和转发信息(一般限定在140字符内),“它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跨媒体、跨系统、跨平台式的实时传播,信息扩散的速度也呈几何增长式,能在短时间里传达给最多的目击人数。”网易策划经理施璐表示。
第四。传播信息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说法,原意是完整的东西破解成诸多零块。就传播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专业权威媒体“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信息传播的通路更为多元。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有效通路,典所生产、传播的信息也具有碎片化特征,内容大多是自说白话的个人生活琐碎,对于新闻、事件、资讯的转发和追踪,每一条单独内容也只能表达有限的信息。”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傅志华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谈到,尽管信息高度碎片化,但那些具有很高关注度的“意见领袖”,包括明星、企业名人、媒体领袖的言论,或者是其他具有极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也能在海量信息中凸显出来,为大多数人跟随和关注。如今,微博上的海量免费信息也成为了媒体工作人员寻找选题的一个便捷出口。
第五,虚拟身份和社会身份在极大程度上重合。
一般来说,微传播的主体信息都是个人化、社会化,甚至流水账式的记录,很容易将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状态还原。因此,大部分微博使用者都有意无意将自己的虚拟身份和真实的社会身份对应并公开。这两种身份的对应重合,产生两种规律性微传播效应:一是凸显个性叙事;二是形成意见领袖,他们也是微博营销中最具价值的代表。
更多关于微博传播的相关文章:
1.微博传播的管理
2.微博传播的五大特点
3.微博传播的特点
4.体育微博的传播特点
5.传统纸质媒体微博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6.微博的营销技巧
7.微博舆论引导的思考
8.体育微博的内在结构
9.新型视频直播的兴起及利弊
10.新浪微博自媒体怎么申请
244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