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设计究竟落后了日本多少?

2016-10-13 00:00:00临风 动画设计

  与日本相比,目前中国动画比较欠缺的方面有哪些?

  由《攻壳机动队》的案例,我还想提一下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MediaMix模式。Media意为媒介载体,Mix意为混合、共存,而MediaMix则源自PromotionMix(共同推广)一词,指的是跨越多种媒体、多种平台,以多种载体形式推出的产品群。媒介载体的混合和共存,通常都会以某种载体形式的作品为基础蓝本,在奠定了一定人气和受众群之后,通过跨平台的改编,衍生出多种媒介载体的作品,进行MediaMix的展开。就像《攻壳机动队》,由漫画到动画,再到游戏和小说,有着一条通畅的产业价值链。

  日本有一套高度成熟的MediaMix产业模式,使得它的动画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来源。通常我们都说中国的动画可能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但是,现在中国的动画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工业基础。如今日本动画,可能会把企划、脚本,还有关键帧的原画,这些最关键环节留给自己的动画公司、动画部门来制作;与此同时,把相对低工艺的环节外包给韩国、菲律宾,现在,日本动画最主要的外包服务提供者是中国。这很像中国很多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中低端位置。其实好莱坞电影也有很多特效由中国的专业化工作室和企业来制作,在日本动画的制作流程中也是类似情形。

  中国动画可能在技术上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甚至有大量热钱、资本在等待制作动画;但是,中国动画在两个方面可能相对日本来说还存在比较大的欠缺:一个是脚本或者编剧,另一个是导演以及分镜师。在这两方面中国的动画恐怕还有比较大的欠缺,而日本动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内容改编的多种来源渠道。

  如果说优秀的脚本、剧情,中国的动画产业还相对比较欠缺的话,那我们其实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改编。从日本的经验可以看出,从经典文学一直到类型文学,都可能提供内容来源。比如说,前两天,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由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的发布会刚刚召开。但是,其实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北京大学还召开过另一个启动仪式,日本讲谈社与中国的微像文化公司要将刘慈欣的另一部小说《超新星纪元》改编成漫画。

  事实上,我们知道,动画因为是一种完全沉浸在自己幻想之中、为它所追求的那种不可能性而欢呼雀跃的艺术形式,它的每一幅画面都不像真人拍摄的电影那样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对象,每一幅、每一帧都是建立在动画师的绘画之上的;因此它有可能是将那种不可能性,而不是将真实作为最高的理想,它和科幻、奇幻这样的幻想文学有着更为直接的亲缘性。而中国现在的科幻小说,或者说中国的奇幻小说的创作,已经有了规模很大的创作群,有源源不断的作品,它们也等待着被改编为其他媒介载体的产品。

  现在有一个很热的词叫IP,就是说,它们的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多平台的再创造,创造出更大的产业意义上的产值。其实有很多中国的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的类型文学作家,都等待着这样的改编,而日本动画的经验可能提供一个启示,就是利用这样多渠道的改编来为动画提供更多更好的剧本来源。

  但这里还涉及更多的问题。比如说,动画和小说其实是不同的媒介,要改编一个小说的时候,需要将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媒介,这里就牵涉到视觉想象力的问题,可能也是中国在动画导演这个层面相对来说人才比较匮乏。

  比如说,上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展映的那部动画电影,今敏的最后一部动画长片《红辣椒》,也是改编自一位叫筒井康隆的日本科幻作家的同名科幻小说。但这部科幻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改编、不可能影像化的小说,因为它涉及很多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的内容,涉及非常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对于超现实梦境的描绘,被认为难以影像化。这时候就需要动画导演也具有非常富于创意的视觉想象力,今敏成功地做到了这部小说的影像化,通过出神入化的剪辑技巧和精妙绝伦的色彩运用。

  比如说,他在展现梦境的时候,制造了一种犹如“色彩的洪水”般的极端丰富而饱满的色彩效果;在展现现实的时候,非常有意识地作为对比,采用了灰色为主的很单调的色调,以此来区别梦境跟现实,同时是以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剪辑方式制造了超现实的梦境效果。其实需要导演的那种丰富的视觉想象力,尤其是分镜的技巧,今敏的分镜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分镜头脚本都是自己亲自创作,非常详细,将动画的那些关键镜头全都先绘制出来,然后在旁边标明了每个镜头的时间、帧数、摄影机运动的方式、特效等等。

  像这样高超的分镜技巧,在中国可能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中国有大量的原画师或者背景绘画师等等,有非常多的工业流水线意义上的技术人才,因此可以承接很多来自好莱坞和日本的外包任务。但是,日本有着相当悠久的叙事性漫画传统,而我们知道,叙事性漫画作为一种静态的媒介形式,因为漫画本身是静态的,但是它要创造出那种运动的幻觉,所以在漫画创作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分镜技巧;而日本常年积累的漫画传统,和它自身对电影艺术、电影叙事技巧兼收并蓄的传统,使得日本动画产业拥有很多优秀导演,在日本叫动画监督,他们有非常高超的动画分镜技巧,像今敏在成为动画导演之前就曾经是一个漫画作者。这可能也是中国动画现在相对来说欠缺的一点,就是说,在以上方面中国动画目前都还比较欠缺。

  还有一点,日本拥有非常丰富的剧本来源,所以有非常丰富的类型。就像刚才说的,它的民族风格实践,实际上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古典文本的改编和再创造,还有很多直面其民族国家现代历史的作品,和很多非常精彩出色的科幻文本。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动画有非常丰富的类型,而适应这种内容的多样化,它的放送方式和发行渠道也非常多样化。

  比如说,它的TV动画会分为黄金档的动画和深夜档动画,深夜动画可能更多是面向成人,因此会有一些包含更深思考的作品,也有可能包容很多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暴露,乃至不同程度的批判。同时,日本不仅有TV动画,有剧场动画,还有很多的OVA,不在TV和剧场放送,而是专门以光盘放送。多样化的放送方式和发行渠道对应着日本动画非常丰富的类型,以及细分受众的内容生产。

  我们知道中国有特定国情,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目前看是遥遥无期。确实日本的动漫产业、动漫游戏产业,都存在大尺度不节制的色情、暴力描写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暂时不谈这些问题,日本有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就像刚才提到的《千与千寻》的导演宫崎峻或者《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或者《千年女优》的导演今敏,他们创作的动画作品都是老少皆宜的全年龄作品,而在中国现在非常欠缺这样的作品。

  我们知道,中国的动画产业,可能受制于某种观念,或者是某种审查制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对来说处在一种比较“低幼化”的状态,就像是“几只羊、几头熊”那样的动画作品。它们在电影院放映时确实经常是全家一起去看,但是这种“亲子向”的作品的内容依然是相对“低幼向”的。而日本会有很多出色的“全年龄向”的作品,其中有可能直面一些日本社会现实的问题,有可能包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暴露和批判,这样的作品其实也是值得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在现有的种种限制条件下去努力实现的,或者说值得中国的动画创作者学习。

  日本动画产业非常强调的一个起始环节叫“企划”,“企划”主要决定三个事情:一是故事基本的设定;一是放送方式,主要是刚才提到的三种——TV、OVA或剧场;还有一个就是原创还是改编。日本动画除了有不少是原创,他们产业内部也有很好的脚本家,他们之所以有很多好故事,是因为他们有多渠道的改编,大概可以分为四种:漫画改编、小说改编、游戏改编还有电影改编。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漫画改编。

  屏幕上显示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文字冒险游戏”。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游戏又很像多媒体电子小说,游戏玩家会跟其中的人物发生各种对话,你可以在其中做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向不同的情节线索,最后人物做的不同选择会引发不同的结局,所以它是有着丰富的多种可能性的,而且是交互式的,但是又好像是电子小说一样的游戏形式,叫做“文字冒险类游戏”。这种文字冒险类的游戏,因为它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叙事性,为动画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脚本来源,由这种文字冒险类的游戏改编成了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个《命运石之门》的游戏改编成了TV版的动画、剧场版的动画,这个剧场版的动画前段时间还在北大放过,不但改编成动画,还改编成漫画。

  还有一种内容改编的来源是小说。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青之文学》,一共12集,日本通常是按季度来放送,每一季12集,刚好每周一集,三个月,一个季度12集。《青之文学》是由文学名家著名的六部短篇小说改编的动画,每部小说有两集动画,有太宰治的作品,有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有夏目漱石的作品,还有坂口安吾的作品。

  另外还有很多类型小说也会改编成动画,比如说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由著名的科幻小说改编成动画,再由这个动画一直衍生出多种游戏。日本还有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叫做“轻小说”,“轻小说”一般来说都是便携式的,内容通俗,同时书页当中有非常多漫画一样的很漂亮的插图。这个庞大的“轻小说”的系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脚本,也有很多改编成动画。这里展示的《十二国记》就是由轻小说改编成动画的一部作品,它对中国的网络文学其实产生了相当深的影响。

  动画到底是“美术”还是“电影”?

  还可以向大家讲刚才提到的今敏的匹配剪辑,就是刚才说的传说中不可能影像化的科幻小说,如何实现影像化的。大家看的时候可以注意它的剪辑方式,这是主人公梦境的场景,注意它的剪辑,是如何制造出运动的韵律感,如何表现出一种超现实。其实《盗梦空间》被认为是受这部动画电影启发,这部动画也被翻译成《盗梦侦探》,在《盗梦空间》四年之前就出现了。这就是匹配剪辑,有运动的高度连贯流畅和背景时空的如梦变幻,片头的剪辑方式也非常有趣。这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动画到底是“美术”还是“电影”?

  今敏的特点是非常电影化的叙事,而且他的出神入化的剪辑,放在整个世界电影史上都是第一流的。影片是要展现出超现实的梦境,这是一个在梦境中行动的梦境侦探或者梦境特工的角色。事实上,日本动画对中国的青少年影响非常大的地方就在于,它有很多科幻题材,而动画本身可能也非常适合于展现科幻的想象。

  然后后面的一小段展现反派的膨胀使得梦境已经切入现实了,有关日本白领跳楼的社会现实的影射,有很多关于日本现实的讽刺。在展现梦境时,运用了日本祭典游行的意象,在科幻的主题里有很多日本的相关元素、相关意象进入。但同时因为是一个所谓全年龄的动画,包含很多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和讽刺,关于日本的一些生活灰暗的白领,还有日本的色情和对女性的猥亵、偷拍,以及日本的政治上的一些问题,还有日本人对权力的争夺,有很多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暴露、讽刺和不同程度的批判。

  所以我想强调的就是,民族风格的实践,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或者携带着民族记忆的意象的运用,但这种运用不仅是对古典文本的改编,还可能体现在科幻题材当中;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和正视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和寄寓社会性的讽刺和批判。这是日本动画做得很好的,但前提就是,它有一个动画不只是为小孩子、为儿童的“低幼向”的观念。大量来自于丰富渠道的脚本,那些内容,为它提供了很多真正有深度、有思考的全年龄向的可能。

[动画设计]相关推荐

[动画设计]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动漫设计需要的软件有哪些 下一篇:三维动画设计学哪些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