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00:00:00嘉辉 绩效管理
2.建立合理的高校绩效标准。高校的绩效管理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导向性的管理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会依据战略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并最终确定合理的绩效标准,是高校绩效管理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但是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上存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缘故,绩效标准的合理性很难成为高校教职员工的统一认可的标准。因此,我要想将其彻底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不同岗位和不同专业的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绩效标准。
(2)做到可行性与前瞻性的巧妙结合。在建立绩效标准的过程中不能明显地超出目前教职工的实际能力范围,同时与不能低于其能力水平。
3.沟通时实现绩效管理的桥梁
(1)高校绩效管理的目标实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因为沟通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当前高校的绩效管理不应该只是某个部门或者直接由人事部来组织和决定的事情,若想使其顺利展开必须依靠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
(3)沟通环节的顺利展开将会直接有利于为高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前提条件。同时,将绩效工作扩大到各个不同的工作中去,将会大大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
(4)在高校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将会解除很多工作中存在的不必要的瓜葛和纠纷,有利于调动教职员 ..........
阅读全文87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