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潜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7-04-11 00:00:00嘉辉 论坛峰会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调优调强,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突出工业主体地位。投资200亿元,实施工业项目“155”工程。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安排财政引导资金,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推进金澳科技油品升级深加工、潜龙药业冻干粉针剂和固体制剂生产线等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加大三大新兴产业优质项目招引和重点企业培育力度,抓好长飞潜江科技园、玉环汽摩配产业园、太平洋光纤配套新材料、康师傅矿泉水、好彩头矿泉水及15万吨乳酸菌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周黑鸭等知名企业,三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坚持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支持现有园区整合重构,落实飞地经济政策,引导重大项目落户。投资22亿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紫光路南延、广泽大道东延、泽口大道等园区主干道建设,完善园区电力设施和给排水管网配套,建设6万平方米重资产厂房。推进公共管廊、气体岛、固废物处理等项目建设。完成拆迁1000户、建设还建房1940套。完成潜江经济开发区、南部工业园区、江汉盐化工业园、张金经济开发区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潜江龙虾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重点推动城东物流专用公路、华中(潜江)物流产业园、货运铁路北站物流园、传化物流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发展水平。加大壹中心、华翼电商等平台建设,发展跨境电商,打造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实现电子商务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支持博通、鑫园等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引进铜锣湾、大润发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积极推进兴隆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抓好曹禺文化产业园、龙湾遗址等4A景区创建工作。引导商品房住宅小区提升配套环境,规范物业管理,确保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加快发展。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继续打好“组合拳”,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费、电力、物流等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金融产品供给和金融服务方式,推动新增贷款向实体经济倾斜。加强同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对接,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的放大及引导作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三板企业2家、四板企业20家以上,在区域股权中心打造“潜江小龙虾板块”。支持湖北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深入开展“进百企、破难题、增信心、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新增工业产值过2000万元的新增长点39个,新增规上企业30家以上,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家。完成20家“僵尸”企业盘活处置。开展“十大税收贡献奖”“工业企业50强”“优秀企业家”等评选活动。

  (二)做实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支撑力。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做强农业品牌。实施地域、企业、商品“三位一体”品牌发展战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市。加快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运转,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追溯制度,搭建涵盖“三品一标”基地、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推动小龙虾大数据建设,健全龙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安全监管贯穿田间地头到餐桌全过程。实施虾稻品种改良,完成潜江虾稻、稻虾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加快建设湖北小龙虾交易中心。探索富硒农业发展模式,创建潜江富硒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开展“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着力打造12316益农信息社,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生态种养等领域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增“虾稻共作”面积10万亩,新发展3000亩规模连片基地10个,积极打造万亩小龙虾优质种源保护区。潜江大豆、潜半夏、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万亩、2万亩、33万亩。推广“四水共作”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养殖模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8.5万亩,补建8万亩。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海天等知名企业,新增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家。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推广按户连片模式。加快推进农业服务向全程社会化延伸,支持建设农业综合合作社,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贮、销系列服务。新增农业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家,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场改革,鼓励国有农场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产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农场创新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发展新型现代农业。

  (三)突出功能完善,提升城乡融合力。

  推进城市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并举,设施完善与品质塑造兼重,让群众既能享受城市的方便快捷,又能感受环境的舒适亲切。

  优化空间布局。抓好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市域城镇规划编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天蓝地绿。开展园林城区、园林南区及高铁北部等重点片区和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好主要河流两岸“红线、蓝线、绿线”规划设计。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厉打击“两违”,深入开展中心城区私房禁建。启动实施市民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三馆一中心”、城市中央公园、城南河景观建设,打造市民受益、群众欢迎的精品工程。完成兴盛路综合管廊等海绵城市项目,提升城市管网排水能力。实施潜阳路、紫月路、江汉路等道路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推进泰丰路南延、红梅路西延、东环大道南延及火车站周边配套等道路建设,畅通城市交通内循环。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集镇延伸,支持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特色发展,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打造1—2个省级特色镇。安排30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做好襄岳线、石枣线新农村发展规划,塑造乡村田园好风光。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化、网格化城管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城市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实施一批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改造。深入治理超限超载、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创建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深化环卫服务、渣土运输、城市“牛皮癣”治理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完善全域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加快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完善城乡基础功能。实施货运铁路支线、汉江大桥、高铁新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247省道、318一级公路、运拖路、幸福路等升级改造,完成泽口港区综合码头、浩张路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区域交通体系。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积极推进灌区建设、老新二站、杨市泵站、中小河流整治、水利血防等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大力争取东荆河口整治、四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熊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优化提升电力供给。以智慧化为方向,实施城域网智能化改造、光纤宽带普及提速和企业光纤网建设,实现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公众WiFi全覆盖。

  (四)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区域影响力。

  改革开放是时代的最强音。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政策、开放的举措,化解瓶颈,破解难题,赢得发展主动权。

  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三单一网”,清理一批让企业和群众来回奔波的关卡和申报材料。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广“互联网+政务”,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系统与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完善国地两税征管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大力推进PPP融资模式。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向潜江经济开发区下放服务管理权力。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形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国有林场、供销合作社等改革。抓好国家和省各类改革试点。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围绕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深化与湖北工业大学等战略合作,建立创新联盟。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以上。实施“百名创新英才”引进计划。落实全民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实训基地作用,积极打造就业创业孵化产业园。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形成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

  扎实推进精准精细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以及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引资、引智、引技”多重融合,强化捆绑招商,强化驻点对接,强化信息跟踪,强化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配套和关联带动效应强、集聚和引领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0亿元,新引进10亿元项目2个,5亿元项目10个。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实效性,坚持以质量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特色论英雄,持续跟踪项目的投入质量、产出效率和绩效状况。强化节会招商,举办首届潜江楚商大会,以及中国·潜江首届国际龙虾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精心策划龙虾之夜、中国蜂业发展年会等节会。

  积极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抢抓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开放型经济体制试验区机遇,深化与“两圈两带”和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城市对接融合。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港澳台地区联系交流。做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生物医药等省级出口基地,创建省级服装出口基地。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牢固树立企地“一家人、一条心”思想,支持江汉油田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新兴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推进国家战略储气库项目建设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实施广王路东延,开通客运公交线路,打通东西城区快速通道。加强与部队、监狱管理局联系沟通,实现共兴共荣共赢。

[论坛峰会]相关推荐

[论坛峰会]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7年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7年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