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林场木材生产管理

2017-03-30 00:00:00嘉辉 生产管理

  木材生产是主伐林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企业的支柱产业,加强木材生产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林场木材生产管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准备作业阶段

  (1)林场生产场长、采运技术员等有关人员要参与伐区调查设计,并对调查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主伐林场要做好年度伐区布局,并上报林业局生产和计划部门,为全局伐区安排提供依据,为林场的木材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2)林场在采伐前应根据批准的伐区作业设计修建楞场,禁止私设楞场和擅自改变楞场位置。要尽量少动用土石方,尽量避开幼树群,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留出安全距离。同时,生活点位置应选择在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且排水良好、不易受洪水威胁的地段。还要创造必要的交通、通讯条件,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设备。准备作业不得使用珍贵树种和高价值的树材种,更不准就近就便随意滥伐林木。

  (3)林场依据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伐区作业设计,在采伐作业开始前进行修建集材主道,在采伐时修建集材支道,集材道宽不应超过5m。禁止私自开道和擅自改道。

  2.合理的确定采伐强度

  采伐强度的大小不但可以调节森林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森林内的幼苗、幼树及保留木的生长发育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采伐强度的变化使林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林木的营养空间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合理的抚育伐强度,使林木的光照面积及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的面积相对增加,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就相对加强,这样也就进一步加速了林木的生长,促进其提早成林,尽早地发挥其生态效能。反之,若采伐强度确定的不合适,则会造成林木的营养空间不足,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低,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影响其生长;或者营养空间过大,光照过强,则叶绿素遭到破坏,致使林木枯死。因此,依据分类类型、林种、林分类型、树种、林龄、立地条件等因子的不同,在伐区调查设计时,要根据林分结构、立木的公顷蓄积量、生长状况、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等因子,本着采伐量不大于林木生长量的原则,在充分维持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采伐强度和合理的采伐量。

  3.采伐作业阶段

  (1)主伐林场的伐区拨交要实行“拨一号,采一号,净一号,再拨下一号”的原则,每个承包组首次拨交2个小班,待小班采集结束,伐区清理完成 50% 以上时,由林场组织生产场长、监督站长、采运技术员进行自检,填写“伐区作业报告单”,经生产部门确认合格后,拨交下一批伐区。前一个小班作业不合格或出现采伐质量问题没有得到纠正或处理的,不予拨交新伐区。

  (2)主伐林场要建立伐前公示制度,明确公示的形式、内容、期限等。大面积采伐应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进行公示; 采伐森林、林木的单位也就是主伐林场要在场部明显位置设置伐前公示牌,标明作业地点、生产量、作业期限以及承包人等,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

  (3)采伐作业前,林场采运技术员要会同资源管理员、现场员、伐区承包者和采伐工等逐小班现场拨交,明确小班界线、楞场和集材道位置、小班采伐株数、出材量、采伐强度、保留郁闭度以及各项作业质量要求、作业期限等,做好现场拨交记录,参与现场拨交人员签名后保存备查。现场拨交对确保木材生产工作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促进生产有序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4)采伐工必须配备现场员跟班作业,依据《小班采伐木调查表》逐棵确认应伐木,保证采伐均匀,不留半截号,不超强度,不串树种,禁止采伐赤柏松、黄菠萝等珍贵树种。此外,林场还要重点强化伐区现场的安全要求,一定要确认危险区内无其他作业人员后方可开始伐木; 使用油锯伐木时,一定要为伐木工配备助手,严禁一人单独作业。

  4.采取正确的集材方式

  在森林的抚育伐作业生产中,采取什么样的集材方式,是保护生态和环境致关重要的生产作业方式,它不仅对伐后迹地的天然更新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保留木及林冠下幼苗、幼树及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林地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皆伐作业方式的小班应尽可量采用畜力集材,通过木材在迹地上的拖拽,可以增加天然下种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天然更新频度,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1)林场在集材作业时,要大小件子一起集,对集到楞场内不能及时运出的木材必须进行归楞。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全部集到楞场单归单放,提倡小径原条集长材,到楞场后造材。

  (2)按照设计批复的集材方式和要求组织集材作业,抚育伐区和更新采伐伐区不能使用履带式拖拉机集材; 主伐伐区使用机械集材时,要单根抽,多根集,注意保护好幼苗幼树,严禁机械下道和拉网式集材。

  5.伐区清理阶段

  (1)采伐迹地清理:采伐迹地的清理是进行更新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伐木、打枝、造材、集材的山场还有大量的采伐剩余物,其中包括:枯立木、造材截头、梢头及枝桠,它们留在山场上不仅不利于以后的作业生产,而且还会影响森林的更新及幼苗、幼树的生长,同时这也为森林病虫害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所有这些,都对森林的生态和防护效能形成了隐患。因此,采伐结束后,必须对采伐剩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格、方向进行堆积处理。

  伐区清理要随采随集随清,拖清面积不许超过作业面积的30%,未能及时清理的,不拨交新伐区。在伐区清理的同时,要处理好倒木、枯立木、砸伤木和机械损伤木,把有利用价值的木材全部集下山。清林时遇到五味子、剌五加、猕猴桃、山葡萄等有特殊用途的植物应予以保留,影响造林时可予以适当清理。

  (2)在伐区采伐结束后,对集材道和楞场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段,设置水流阻滞带,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在伐区清理的同时,将伐区内的生产垃圾清理到指定地点运出处理,保持伐区内的环境卫生。

  6.合理的确定更新方式

  (1)天然更新:一个作业小班能否进行天然更新,主要取决于伐前的林分类型及附近是否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或母根。具体地说伐前林分类型若是以山杨、白桦为主,山杨、白桦在树种组成系数中应占5层以上,且母树分布均匀,并具备天然更新的条件,可以进行天然更新。同时母树的保留数量要在小班中均匀分布,这样可以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可以避免因人工更新使林分类型变化,从而破坏森林生态。

  (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若小班中山杨、白桦在伐前株数组成系数中占3—5层,且呈团块状分布,镶嵌性比较强,宜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对出现更新不好的零星小块或林间空地,可以进行人工撒播山杨、白桦种子,以加速其天然更新,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3)人工更新:对不符合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条件的小班,应采取人工更新。但是人工更新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要做到适地适树,营造乡土树种,同时做到良种壮苗。对于林冠下更新的要选取阴性树种。更新造林的各个环节要按造林技术规程执行,植苗后要及时进行抚育,以提高其造林的成活率。

[生产管理]相关推荐

[生产管理]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怎样做好生产管理工作 下一篇:生产管理规范化的特征_生产管理如何才能做到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