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5 00:00:00胡萍 战略管理
从以上对蓝海战略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红海、蓝海,无论企业采取红海或蓝海战略,客观存在的市场永远是以竞争为其基本特性的,并不以企业和专家的意志为转移。红海、蓝海战略的重大区别只在于以不同的方式、角度来看待、处理竞争问题,仅此而已。事实上,它们要处理的对象是一样的,即怎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发展机会。
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又会发现,蓝海战略并不是像作者所宣称的那样,与竞争战略是完全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在理论思想上完全是一致的:蓝海战略是对三大竞争战略(成本领先、集中化、差异化)的细化和发展,尤其是对差异化战略在突破性增长业务和战略性新业务开发领域的理论深化、细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蓝海市场迟早要变成红海市场,蓝海战略迟早要过渡到红海战略。这一事实也证明这两个战略理论并非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的同质异构战略而已。总之,市场永远是竞争的市场,企业永远是竞争的企业,业务永远是竞争的业务,企业不可能通过某种战略创造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独占是暂时的,竞争是永恒的。
其次,在市场分析框架上,作者未对红海、蓝海市场做实质性的理论区分。
《蓝海战略》在分析市场界定时,对红海、蓝海的区分也是十分粗糙的,没有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但对市场的认识、对市场的区分是所有市场营销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不清晰甚至模糊,必然对其理论形态、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对红海(已经开发的市场)缺乏深入研究,作者没有意识到,红海之中其实隐藏着许多个“暗海”,即人们暂时还没有发现但其实已经存在的市场,而这些“暗海”正是企业现在和将来可以开发、进入的蓝海中的一部分。套用一下《蓝海战略》的区分逻辑,我们不妨把这部分“暗海”称之为“海中蓝海”。“海中蓝海”一词可以形象地表现“红中孕蓝、由红变蓝、红中有蓝”的市场特征和战略思想。
由于对蓝海(未知市场)市场缺乏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指出真正的完整的蓝海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与红海同一产业中“海中蓝海”,如电脑发展史上个人电脑的出现;其二,与红海产业有部分交叉但又结合了其他产业的特点杂交而产生的“关联产业蓝海”,如快递行业,以前分属邮政、货物运送业,但通过模式及服务产品创新,创造了一个新产业;其三,与红海产业不相关的“新产业蓝海”,如电脑、网络的出现,迪斯尼世界公园的出现。
最后,在战略管理上,《蓝海战略》未能清晰区分传统业务、旧业务突破性增长和战略性新业务开发对企业管理所产生的不同要求。
在战略管理上,蓝海业务由于需要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因此,更多地是一种如何推动、促成企业顺利实现变革目标的变革型战略管理,而红海业务则更多地是一种基于现有制度如何更有效地获取竞争成果的稳健型战略管理。这两类管理对于企业在资本、人才、资源、管理模式上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但《蓝海战略》未做任何区分。
与此同时,《蓝海战略》没有认识到在多数企业,其业务组合往往是红蓝并存甚至是红大于蓝,由此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红海业务、团队如何与蓝海业务、团队取得平衡;企业如何以红海业务为基础,支持蓝海业务持续创新,以保持企业的高利润增长能力。这都是企业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蓝海战略》从头至尾只是在蓝海业务范围内孤立地谈论战略问题。
4古典式管理思想
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应用中国古典思想和古代经典中的思想进行企业管理的理论,提出了古典式管理的理论。其目的是达到“三个升华”:管理经验的升华、企业文化的升华、管理者修养的升华。所谓管理经验的升华,就是通过古典式管理对企业家零碎的企业管理经验进行提升、总结,阐发为符合中国古典精神的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所谓企业文化的升华,就是以中国古典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促进企业文化的中国化、本土化、特色化;所谓管理者修养的升华,就是以中国经典著作熏陶企业家,提升企业家的修养和境界。
古典式管理的特征是:1.强调古为今用、学为企用、政为商用。它是中国典籍精华、学问精华、政治经典如《资治通鉴》的精华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2.强调哲学式管理。中国传统思想是哲学式的而不是宗教式的,是人生社会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做人准则的汇集,是诸如《道德经》、《论语》、《菜根谭》等格言警句式的理论。与此对应,古典式管理也不是烦琐哲学,而是“箴言哲学”对应的“箴言管理”,属于“一分钟管理”。3.强调战略管理、“境界管理”。中国古典思想属于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及谋略思想,同时,中国人追求境界而非知识,崇尚圣人而非学者,推崇所谓的“宇宙境界”。古典式管理就是提升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和思想境界的管理模式。
古典式管理与所谓“中国式管理”不同,前者更加强调经典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应用,摈弃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圆滑变通、随机应变、****等中国的糟粕,以及找靠山、拉关系、结帮派等“适应社会”的教化。
按照思想特点,古典式管理又可以分为:王道管理、仁义管理、和谐管理、中庸管理、修身管理、兼爱管理、无为管理、“无”的管理、太极管理、无极管理、弱管理、柔管理、隐管理、简朴管理、箴言管理等。
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农业宗法社会国家管理的指针,它的原生形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形。那时,恰逢诸子竞起,百家争鸣。各学派无不提出自己的一套经邦济世的理论、谋略,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震撼力。这次思想大解放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成熟的标志。其中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并对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广泛渗透力的却只有儒、道、法三家。
这三元的互动与嬗变使中华古典管理思想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并且在这一思想整合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的管理理论框架,下面就着重介绍这三大管理思想流派。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干。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显学。它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和管理实践中具有其他派别思想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1.反映的就是汉代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将儒学视为经世致用的必修课。原始儒学是以**为中心,政治**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维有一个由自我管理(修身)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的逻辑轨迹,而且还有独具中国管理特色的终极目标设计--“大同”的社会构想。一言以蔽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信仰仁义,主张以同情忠恕来追求至善。体悟天地生万物的仁心,奋然兴起发挥生生不已的创造活力,并不只求个人生命的完成实现,而是连同一切人群,与一切万有的生命都一起要在雍容恢宏的气度中完成实现”。2.道家是由中国古代哲人建立起来的学派,其管理思想极富于智慧和艺术。3.道家主张无为管理,推崇“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方式。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消极观望或无所作为,而是应该效法道在化育万物中的作为:看似无为,实质上无所不为。这就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以一种无声无息的自然方式展开,其依据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除此之外,无为管理最形象的概括是“治大国,若烹小鲜。”5.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治”,指管理者要积极进行管理,而不是不管理;二是要求管理者尽量减少管理活动,就像烹饪小鱼一样,翻动多了,小鱼就会烂。西汉初年道家思想经过改造应用到社会管理活动中,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家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政治色彩最浓重的学派。该学派旗帜鲜明地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专门探讨统治者的管理技术。“法”、“势”、“术”是法家管理谋略的三大理论柱石。“势”指管理者的地位和力量,它本身可以随着职位高低而变化。因此,管理上的服从与被服从要依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而定,而不考虑道德品质的因素。“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6.“术”是统治者驾驭部下、统帅民众的方法、策略。“法”是统治者手中最锐利的武器,是“胜民”的不二法门。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刑去刑。在法家看来,管理的行为是一种“循利”的行为。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不能活,是不免于欲利之心。”7.因此人类普遍的爱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只是一种利害关系。
同时,法家强调君主之利是高于一切的,君主既要统率民众,又要防御大臣。那么,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循“利”的原则,君主与臣民之间只不过是一桩以爵禄换取法术和“效死”的交易。
863
人